12月15日上午,湖北黄冈中学,第一节上课铃响过之后。
黄冈中学校办公室的徐老师费力地打开布满灰尘的门锁,语气平静地告诉记者:“你听过的神话全在里面。”
步入校史馆,正对大门,张贴着一张历届高考升学率统计表,以及十多幅国际奥赛获奖学生的照片。二十年前,正是升学率和奥赛的惊人成绩将黄冈中学推上“神坛”。
馆内玻璃柜中躺着一些泛黄的书报。一份当年的报纸写道:一所偏僻的村镇中学,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%以上,4年中有4人次参加国际奥数竞赛并获奖,这让人惊奇不已。文章接着问:这座学校何以有如此高的教育质量?
黄冈中学的教改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巨变的投影。
“其实这里本没有神话。”今年刚从黄冈中学返聘岗位上退下来的数学教师胡明英则对记者说。
独木桥效应
当初的黄冈中学被称为“村镇中学”时,该校教师大都没什么异议。
该校原校长张庭良回忆,上世纪70年代末,整个学校没有一栋楼房,下雨的时候,教师宿舍周围都是泥。一到吃饭时间,参加完务工务农劳动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敲着饭盒涌向食堂。
黄冈中学所在的黄州城,那时人口不到三万,经济落后。城市之小,以至于张庭良的一位武汉同学戏称其“站在路中间,一望两头穿”。
1977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转折点,这一年在邓小平的关心下,尘封十年的高考开始恢复。在过去30年中,高考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,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,也顺势扮演着改变很多人命运的角色。
但当年的黄冈中学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。
改革已经开始,学校的主旋律仍旧是“学工学农”,数学教师胡明英还记得,当年学生平日不是到农场帮农民种菜,就是去周围的工厂帮工。1978年,黄冈中学第一次参加高考,270名考生,结果只有43人考取了大学,升学率不到五分之一。
高考首役,百年黄冈一败涂地,甚至还不如一城之内的黄州中学。上面开始坐不住了,第二年,地委主管文教的副书记来到黄冈,亲任校党委书记。
学校决定主抓教学,并恢复从全地区招生,是年追招了2个班共100多人。
当时,我国高中还是两年制,而学校急于打一个翻身仗,从新招学生中抽出23名基础较好的学生集中训练,不到一年后就送上高考前线。
1979年高考成绩揭榜,黄冈中学107人考上大学,绝对数居湖北全省第一,该省理科前十名学生,黄冈就占了七名,并且包揽了前四名。而当初集训的23人中,13人考上了名牌大学。
“从那一年,黄冈中学开始名震湖北。”现任校长陈鼎常回忆,教委、教育厅开始关注这所村镇中学,省里开始有人下来听汇报了,后来干脆将其纳入全省四所“样板学校”中的一所。而该校升学率也稳步上升,到1982年,已达到54.16%,率先过半。
高考制度恢复带来的“独木桥效应”由此开始凸显。升学率面前,中国基础教育开始出现“育分不育人”的教育歧向,甚至有人提出“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”。在中学教育阶段,题海战术普遍盛行,师生均苦不堪言。
6年后,在北京,一个《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》正在焦急地酝酿,这个文件将开启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。
放权三模式
1985年5月27日,中共中央发出《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》。《决定》指出,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,多出人才,出好人才。
改革的主要内容是:改革教育管理体制,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,坚决实行简政放权,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;调整教育结构,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等。
1984年,学校领导体制改为“校长负责制”,校长开始有了独立决策权。张庭良在这一年出任黄冈中学校长,他决定把刚“到手”的权放出去。
在放权上,黄冈中学设计了三种模式:
一是横向分权。当时把全校的工作分为五条线,每条线把职、权、责、利四者统一起来,属于职权范围内的时期,由分管的人拍板,不需再找校长或总支书记。这样,“政出多门”的情况不复存在,校级和中层的积极性空前提高。
二是纵向放权。设教研组抓教学、教改、教研,并负责本组教师的人事安排和教师素质的提高;设年级组负责对学生的全面管理教育,并考核全年级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。教研组和年级组不但成为学校的一级行政组织和管理实体,而且平行、交叉,学校各方面骨干的积极性得到挖掘。
三是实行民主管理。学校规定,每一个权力主体要接受教代会和员工的民主监督。比如,学校每年招生的时候,除了行政干部外,教研组长和有关的年级组长都得参加,这样“高度透明、充分民主”的方式不但杜绝了招生漏洞,而且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感。
由此,在学校管理体制上,黄冈中学开始了由集中型向民主型转变。后来的一份调研材料认为,黄冈神话的基础就在这里打下。
“学校不管实行哪一种领导体制,一定要防止过去那种有权的不负责、负责的没有权的现象,而且不能一个人说了算。一所学校如果一人说了算,这所学校肯定办不好。这是学校当年搞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。”这位前校长如此阐述他的分权观念。
与此同时,教学改革也迅速推进。
1984年,学校提出了一度让家长很难接受的“五不”原则,即坚决不办补习班,不收复读生,不按成绩编班,不加班加点,不实行留级制度。
这还不够,学校又出台了四个“一样”:初中和高中一个样,起始年级和毕业年级一个样,文科和理科一个样,其他学科和主要学科一个样。
“高考后不用担心学校找我们算账。”年过花甲的英语教师亢玉枝告诉记者,因为学校“不注重结果,而注重过程”。
在“注重过程”的制度激励下,学校全面展开第二课堂活动。
黄冈中学91届毕业生牛建华回忆,当时黄冈中学每个星期都有物理晚会、英语晚会等各个学科的兴趣爱好者“沙龙”,除此之外,还有美育节和大大小小的兴趣小组,每一个学生差不多都能找到自己的团体。
当年一个名为“呼唤少年英才”的调研组初步统计,黄冈中学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达28种之多。
尽管经历了中学扩招潮等多项变动,但黄冈的第二课堂这一传统被保留了下来。现任校长陈鼎常表示,学校如今仍有“两课三操不达标,不予评优”的一条硬性规定。
“有的学生在某一个学科或某两个学科方面可以冒尖,有的学生在体育方面有专长,有的学生在唱歌、绘画方面有特长,但是还有更多的学生默默无闻,这样 他的自尊心可能会受到挫伤,所以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表现自己和增强自信的机会。”张庭良认为,学校有责任“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”。
出乎许多忧心忡忡的家长的意料之外,第二课堂似乎丝毫没有影响教学质量,黄冈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反而直线上升,到1990年竟然突破了90%。而由于 学生的兴趣特长被充分挖掘,某些专业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。1986年,高二学生林强突然出现在国际奥数的领奖台上,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。
一时间访者如织,1991年仅3月份黄冈中学就接待了16批近300位慕名而来者。同时,各种不知真假的“黄冈密卷”开始流传于全国各所中学的师生案头,或成为升学的高分利器,或成为各校庞杂资料中的一项收费理由。
“黄冈神话”自此由湖北大步走向全国,声名远扬。
3. 神话去魅
神话终有“去魅”的那天,黄冈中学也不例外。
纷至沓来的各路学校取足了经之后,纷纷效仿。然而不久,“教育产业化”的大势从高校一路倾泻下来,各地重点中学亦不能幸免。
圈地、扩招,这些高校无不用其极的“做强做大”的方式,也在中学上演,黄冈中学也迫不及待地将每个年级6个班一路扩到23个班。
“以前每个年级300个学生时,成绩比较容易保持均衡,现在学生多了,成绩参差不齐,学校不得不采取‘通识教育+英才教育’的人才培养模式。”一位曾在黄冈任教多年的老师表示。
“这个时期,是发展代替改革的年代。”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引用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的这一论断。在新校区漂亮的会议室,这位崇尚人文精神治校的中学校长若有所思。
2008年,黄冈中学校门口4米高的“名人堂”又添入了一名被选入全国生物奥赛集训营的学生。
正在高三就读的李锐告诉记者,每个年级的9班是黄冈传统的奥赛班。被奥赛班选中的学生,将经历李锐看似严酷的高中三年。“他们高一就要学完三年的课程,高二全力开始向国际国内奥赛奖牌冲刺。如果没有拿到奖牌,高三再去备考。”李锐说,这两年拿奖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黄冈中学至今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牌数是11金5银2铜。
“奥赛班是94年开始设立的。”数学教师胡明英告诉记者,当时黄冈已经是各项科学奥赛的拿奖专业户,学校干脆专门设了一个班,集中师资力量对优质生源进行集训。
其实,记者从各方面了解到,自从黄冈神话传开之后,全国各地重点中学开设奥赛班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。
“孔子曰:有教无类。把尖子集中到一个班上,顾了少数,甩了大多数。”上述曾在黄冈任教多年的老师表示,“因材施教不是去编奥赛班,现在全国成风的 这种编班不是我们的初衷。”这位老师回忆,黄冈曾经有一个特殊的研究机构,就是“防差转差科研组”。他认为,每一个人都有天赋的能力,都具有成功的可能 性,教师应该努力去唤醒沉睡的大多数,努力去发掘每一个人身上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。
前校长张庭良还记得,在黄冈教改后不久,1987年4月,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统稿会上首次提出了“素质教育”的概念。
但其后社会一系列的变数使得教改并没有一走到底,甚至在90年代还出现过回头的趋势。“如今,学生的负担不是变轻了,而是更重了。”
“这个概念提出20多年了,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没有探索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。”已经70多岁的张庭良声如洪钟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